示例
���
��例如,仓库存放多种零件P1,P2,…,每个零件的每次变动(收或发)都有一张卡片做记录。库存管理系统的输入数据结构是一叠卡片组成的文件。文件包括许多零件组,每个零件组又包括许多卡片(变动记录),每张卡片又分别可以是"收"或"发",图3.23(b)。输出数据结构是月报表,见图3.23(a)。表中列出每种零件的净变化,一种零件的净变化占一行,见图3.23(c)。月报表来自输入文件,所以它们之间有很好的对应性。
��

图3.23 顺序冲突的例子
 
 
��月报表每一行的内容来自输入文件的每一个零件组,行数与零件组个数相同,排列顺序一致(均按零件号递增次序排列)。这样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在内容、数量、顺序上的对应性找到了,也就等于理解了用户所需加工要求,因而很容易导出对应的程序结构。
  如果卡片不是按零件组分组,而是按"发"或"收"的日期排列,这样输入数据结构与输出数据结构就找不到上述的对应关系。这种情形就是"顺序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