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和评价原型

  这是频繁通信,发现问题,消除误解的重要阶段。其目的是验证原型的正确程度,进而开发新的并修改原有的需求。它必须通过所有相关人员的检查、评价和测试。

  由于原型忽略了许多内容,它集中反映了要评价的特性,外观看起来可能会有些残缺不全。用户要在开发者的指导下试用原型,在试用的过程中考核评价原型的特性,分析其运行结果是否满足规格说明的要求,以及规格说明的描述是否满足用户的愿望。纠正过去交互中的误解和分析中的错误,增补新的要求,并为满足因环境变化或用户的新设想而引起系统需求的变动而提出全面的修改意见。

  为了鼓励用户来评价原型,应当充分地解释原型的合理性,但不要为它辩护,以求能广泛征求用户的意见,在交互中达到完善。

  在演示/评价/修改的迭代初期,主要达到的目的是:原型通过用户进行验收;总体检查,找出隐含的错误;在操作原型时,使用户感到熟悉和舒适;
  而在迭代的后期,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是:应发现丢失和不正确的功能;测试思路和提出建议;改善/系统界面。

  开发者不应认为提供了完整的模型就等于系统的成功。因为即使开发过程完全正确,用户还是可以提出一些有意义的修改意见,这不能看作是对开发者的批评,而是在开发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的现象。原型化的目标是鼓励改进和创造,而不仅是保持某种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