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原型

  在快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基本规格说明,尽快实现一个可运行的系统。为此需要强有力的软件工具的支持,例如采用非常高级的语言实现原型,引入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开发工具等。并忽略最终系统在某些细节上的要求,例如安全性、健壮性、异常处理等。主要考虑原型系统应充分反映的待评价的特性,暂时忽略一切次要的内容。

  例如,如果构造原型的目的是确定系统输入界面的形式,可以利用输入界面自动生成工具,由界面形式的描述和数据域的定义立即生成简单的输入模块,而暂时不考虑参数检查、值域检查和后处理工作,从而尽快地把原型提供给用户使用。如果要利用原型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可借助菜单生成器迅速实现系统的程序控制结构,而忽略转储、恢复等维护功能,使用户能够通过运行菜单来了解系统的总体结构。

  初始原型的质量对于原型生存期的后续步骤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它有明显的缺陷,会带给用户一种不好的思路;如果为追求完整而做得太大,就不容易修改。这时,会增加修改的工作量。因此,应当有一个好的初始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