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过程没有规定一个特定的软件生存期模型或软件开发方法,各个软件开发机构可以为自己的开发项目选择一种生存期模型,并将软件工程过程所包含的各种过程、活动和任务映射到该模型中。也可以选择和使用软件开发方法来执行适合于其软件项目的活动和任务。
研究软件生存期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软件的生产,从而使软件生产更可靠、更经济。采用软件生存期来划分软件软件的工程化开发,使软件开发分阶段依次进行。前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是后一个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后一个阶段通常将前一个阶段提出的方案进一步具体化。每一个阶段结束之前都要接受严格的技术评审和管理评审。采用这种划分,使得每一个阶段的工作相对独立,有利于简化整个问题的解决,且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而且其严格的科学的评审制度保证了软件的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从而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生产率和成功率。
软件生存期的各阶段有不同的划分。软件规模、种类、开发模式、开发环境和开发方法都影响软件生存期的划分。在划分软件生存期阶段时,应遵循以下规则,即:各阶段的任务应尽可能相对独立,同一阶段各项任务的性质应尽可能相同,从而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软件项目开发的组织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