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另外一种策略是在主存中划出不可高速缓存存储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作为所有部件的共享区,这个区域的内容永远不能取到Cache。因此CPU对这个区域的访问必须也是直接的,而不通过Cache进行。从而避免某个区域映射到多个Cache的情况。也就避免了因为数据过时而出现的错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引入了KEN#信号。
  KEN#(cache ability),Cache能力,注意此处不是使能信号,二者是不一样的,输入引脚,在每次存储器读总线周期中,如果内部Cache不命中,处理器希望进行Cache行填充,也就是替换Cache行,就要采样KEN#信号,确定所读的目标地址是否是在能够进行Cache操作的地址空间。如果KEN#信号为低电平,表示该目标地址能够进行高速缓存操作。如果目标地址不能高速缓存,NCA逻辑将KEN#信号驱动为高电平,告诉处理器不能进行Cache行填充,处理器从目标地址读出数据后不再将它装入Cach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