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外部中断,CPU在执行每条指令的最后一拍检测中断信号管脚INTR和NMI的中断请求信号,对于如果中断请求信号满足要求,即INTR为高电平,NMI为上升沿并保持2个CLK的高电平,CPU认为当前有中断请求。对于可屏蔽中断INTR,CPU能否响应中断,则要取决于中断允许触发器的状态,中断允许触发器与标志寄存器的标志位IF对应,当IF为1时,表示中断允许。当CPU执行完当前指令,便响应INTR中断,进入中断响应周期。当IF为0,即使有中断请求,CPU也不会响应。在实际中,通常有多个中断源,这些中断源,往往希望是可以对它们屏蔽的。一般选用和CPU配套的中断控制器来实现对多中断源的管理。在第3章我们将会对中断控制器做具体讨论。对于NMI,CPU执行完当前指令,便立即响应中断,进入中断响应周期。所谓系统掉电就是指电源电压持续下降,这时,电源监测电路就会产生中断请求信号,通过NMI管脚向CPU发出非屏蔽中断请求。CPU检测这个非屏蔽中断请求后,执行完当前指令,立即停止正在执行的程序,并转向非屏蔽中断处理子程序。在非屏蔽中断处理程序中,系统将当前现场保留到不挥发存储器当中,或者切换到UPS电源,保持系统正常工作。
  让我们总结一下可屏蔽中断和非屏蔽中断的响应条件。
  非屏蔽中断:只要非屏蔽中断请求信号有效,产生上跳边沿,并且在上升沿之后维持两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CPU执行完当前指令后,无条件响应。
  可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请求信号有效,为高电平,并且保持到CPU响应时一直为有效电平,此外,标志寄存器IF=1,CPU执行完当前指令后便响应可屏蔽中断请求。中断向量由中断控制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