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5-1 1. 第一范式(1NF) 第一范式规定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数据项。 非第一范式的例子如表5-5,可以转换为第一范式如表5-6。 表5-5
表5-6
几乎所有的商用关系DBMS都要求关系为第一范式,现在流行的关系数据库语言,如SQL,也都只支持第一范式。 如果关系仅仅满足第一范式的条件是不够的,可能会存在更新异常。为了消除这些异常,需要进行关系的规范化。 下面是满足第一范式的(不好的)关系模式的例子。例如:设有一关系模式R(S#,C#,G,TN,D),其中(S#)为学号,C#为课程号,G为成绩,TN为任课教师姓名,D为教师所在系名,这些数据具有下列语义: (1) 学号是一个学生的标识,课程号是一门课程的标识。 (2) 一位学生所修的每门课程都有一个成绩。 (3) 每门课程只有一位任课教师,但一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 (4) 教师中没有重名,每位教师只属于一个系。 下面是一个具体关系实例的数据,如表5-7: 表5-7
虽然上述的关系模式只有四个属性,但它是一个不好的关系模式,因为该模式在使用过程中有以下几个问题: (1) 数据冗余。例如,教师所在系名对选该教师所开课的所有学生都重复输入一次。 (2) 插入异常。由于关系的主键{S#, C#} 不能为空值,如果一个教师不教课,则这位教师的姓名及所属的系名就不能插入表中。 (3) 删除异常。如果所有学生都退选某一门课,则有关该门课的其它数据(任课教师名及所在系名)也将被删除。 (4) 修改异常。如果改变一门课的任课教师,则需要修改表中选修该门课程的多行记录,如果部分修改,部分不修改,则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 上述关系模式只所以是一个不好的关系模式,是因为模式中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消除这些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关系模式。 根据上述示例说明的语义,找出有下面的函数依赖集合F: F = { {S#, C#}→ G,C#→TN,TN → D} 图 5-2 针对函数依赖集合,运用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可以对上述关系进行分解,得到3个关系模式如下: SCG(S#, C#, G) CTN(C#, TN) TND(TN, D) 上述3个关系可以消除数据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修改异常等现象。是一个比较好的关系模式。把原来一个关系表的数据分解为三个关系表存放。 具体的关系实例的数据如表5-8,5-9,5-10: 表5-8
对于上述示例,是满足第一范式的关系模式,但它不是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存在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现象。通过分析模式属性间的函数依赖关系,把一个模式分解为三个关系模式后,消除了数据冗余和操作异常。对于任一给定的模式,如何判断是一个好的还是不好的关系模式呢?又如何把一个不好的关系模式分解转换为好的关系模式呢?这就是在下面要讨论的问题,对关系模式中X→Y的函数依赖关系,给出不同程度的限制,得到满足不同范式要求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