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商业数据库系统的日益完善及其强大功能。随着当前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发展,在数据库应用方面不断地出现新的面孔,而数据库系统本身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在扩展。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从纵向来看,在下面几个时期都有突破性的进展:
��1.60年代早期:人们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文件系统来生成各种报告,那时数据库的研究刚刚起步;
��2.60年代中期:大量的文件使得维护和开发的复杂性提高,数据的同步亦成问题,因此数据库技术的研究要求越来越迫切,并且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推出了第一代数据库系统,即层次数据库和网状数据库;
��3.70年代早期:关系数据库之父E. F. Codd提出了关系数据模型和E-R数据建模方法,关系数据库技术日趋成熟,并且在国外开始应用;
��4.70年代中期:高性能的联机事务处理OLTP(On-line Transaction Processing)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外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达到一个高峰;
��5.80年代早期:随着数据库技术的日趋成熟,联机事务处理OLTP、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和决策支持系统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不断发展,对数据集成和数据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步提出了"数据仓库"的思想,此时以IBM的"Information
Warehouse"系统为代表;
��6.80年代中期:是联机事务处理OLTP、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SS应用的高峰时期,但由于技术和实现费用的原因,"数据仓库"的思想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
��7.90年代早期:由于技术和费用已不成问题,以W. H. Inmon等人为代表的数据仓库(DW--Data Warehouse)研究的兴起,使得相关的研究,如联机分析处理OLAP(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数据挖掘DM(Data Mining)和联机分析挖掘OLAM(On-line Analytical
Mining),不断地推向高潮。这些新兴的理论和技术对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提供了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