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模型的发展经历了格式化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数据模型和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两个阶段,正在走向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等非传统数据模型的阶段。按照数据模型的进展,数据库技术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代数据库系统
��第一代数据库系统指层次和网状数据库系统,其代表是:
��⑴�969年IBM公司研制的层次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⑵�美国数据库系统语言协商会CODASYL(Conference On Data System Language)下属的数据库任务组DBTG(Data Base Task Group)对数据库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提出了若干报告,称为DBTG报告。

2、第二代数据库系统
��支持关系模型的关系数据库系统是第二代数据库系统。1970年IBM公司的San Jose研究室的研究员E. F. Codd发表了题为"大型共享数据库数据的关系模型"论文,提出了数据库的关系模型,开创了数据库关系方法和关系数据理论的研究,为关系数据库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是关系数据库理论研究和原型开发的时代。其中以IBM San Jose研究室开发的System R和Berkeley大学研制的INGRES为典型代表。

3、第三代数据库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据库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其他领域对数据库技术需求的迅速增长。这些新的领域为数据库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另一方面在应用中提出的一些新的数据管理的需求也直接推动了数据库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尤其是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Object Oriented Database System,简写为OODBS)的研究与发展。虽然学术界有人认为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尚未成熟,还没有像和第一、第二代数据库系统一样的严格含义,但是对第三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征已有了共识:
��⑴�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应支持数据管理、对象管理和知识管理。
��⑵�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必须保持或继承第二代数据库系统的技术。
��⑶�第三代数据库系统必须对其他系统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