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本章从事务的基本概念出发,讨论了实现事务的一致性、原子性、持久性和隔离性的方法。因此,在本章的学习中,要充分理解事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以及事务的状态,深刻理解支持事务并发执行的基本概念:调度和可串行化;掌握事务四个特性的实现方法和调度的冲突可串行化的判定方法。
【学习方法】
��本章主要是基本概念和方法的介绍,配有大量实例和图片。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的例子和图片的内容来认识事务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通过类比的手段学习实现事务基本特性的方法,从而加深理解,达到学习目标。
【学习指南】
��从用户的观点看,数据库上一些操作的集合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事务就是构成单一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集合。不论是否发生故障,数据库系统必须保证事物的正确执行--或者执行整个事务或者属于该事务的操作一个也不执行。本章的重点是10.1节、10.2节、10.3节、10.4节、10.5节、10.6节和10.9节,难点是10.5节和10.9节,其中10.7节的内容将在第十一章"并发控制"中详细讨论,本节只是个引子,而10.8节的内容请大家利用MS
SQL Server 7.0,参考它的有关事务的语句和语法格式,上机进行实验。请你仔细阅读教材的第七章"数据库恢复技术"的7.1节、7.2节、7.3节和7.5节(链接到本课程所指定的教材的介绍)以及参考书的第13章"事务"(链接到本课程所指定的参考书的介绍)。
【预习思考题】
��1、 什么是事务?事务中涉及数据库访问的基本操作是什么?事务之间是如何影响的?
��2、 事务有哪些特性?ACID各指的是什么?
��3、 什么是中止事务和事务回滚?什么是已提交的事务?
��4、 在系统中事务有哪些状态?
��5、 影子数据库方案是什么?它的致命缺陷是什么?
��6、 为什么要并发执行事务?什么是系统的吞吐量?什么是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
��7、 什么是调度?调度的目的是什么?
��8、 什么是串行调度?
��9、 什么是并发调度?在系统中并发调度是如何执行的?
��10、 调度中相邻两个事务的连续两条指令会有什么样的冲突?
��11、 什么是冲突等价和冲突可串行化?
��12、 什么是视图等价和视图可串行化?视图等价的条件是什么?
��13、 什么是可恢复调度?可恢复调度中事务是如何提交的?
��14、 什么是无级联调度?无级联调度中事务是如何提交的?
��15、 在DBMS中事务隔离性的实现是由什么部件负责的?
��16、 SQL中有关事务的最基本语句是什么?
��17、 判定一个调度是否是冲突可串行化的方法分哪两个步骤?
��18、 如何构造一个调度的优先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