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数据库管理系统由一个互相关联的数据集合和一组用以访问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DBMS的基本目标是要提供一个可以让人们方便、高效地存取信息的环境。数据库系统用于存储大量的信息。对数据的管理既涉及到信息存储结构的定义,又涉及到信息操作机制的提供。另外,数据库系统还必须提供所存储数据的安全性保证,即使在系统崩溃或有人企图越权访问时也应如此。如果数据被多用户共享,那么系统还必须设法避免可能产生的异常结果。
��● 2、数据库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目的是要给用户提供数据的抽象视图。也就是说,系统隐藏了数据存储和维护的细节。这是通过定义三个可对数据库系统进行观察的抽象层次来实现的。这三个层次是物理层、逻辑层和视图层。
��● 3、数据库结构的基础是数据模型,一个用于描述数据、数据间关系、数据语义和数据约束的概念工具的集合。现有的不同数据模型主要有基于对象的逻辑模型、基于记录的逻辑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 4、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库中的数据会发生变化。特定时刻存储在数据库中信息的集合称作数据库的一个实例,而数据库的总体设计称作数据库的模式。
��● 5、在某个层次上修改模式而不影响较高层模式的能力叫做数据独立性。有两个层次的数据独立性: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
��● 6、数据库模式通过一系列用数据定义语言,即DDL表达的定义来描述。DDL语句经过编译,填写存储在一个特殊文件中的一系列系统表,这个文件称作数据字典,它用来存储数据库的元数据。
��● 7、数据操纵语言DML是用户可以访问和操纵数据的语言,主要有两种:过程化的DML和非过程化的DML。过程化的DML要求用户指明需要什么数据以及如何获得这些数据;非过程化的DML只要求用户指明需要什么数据,而不必指明如何获得这些数据。
��● 8、事务管理器负责保证无论是否有故障发生,数据库都要处于一致的(正确的)状态。事务管理器还保证并发事务的执行互不冲突,这就是并发控制。
��● 9、存储管理器是在数据库中存储的低层数据与应用程序及向系统提交的查询之间提供接口的程序模块。存储管理器通过DBMS的文件管理器负责与计算机磁盘上存储的数据进行交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