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β剪枝:
在博弈树搜索中,若任一极大值层节点的α值大于或等于它任一先辈极小值层节点的β值,即α(后继层)≥β(先辈层),则可以中止该极大值层中这个MAX节点以下的搜索过程。这个MAX节点的最终倒推值就确定为这个α值。

42,α-β剪枝搜索(α-β搜索):
采用α剪枝、β剪枝的博弈树搜索方法,称为α-β剪枝搜索。

43,合取范式:
合取范式具有如下的形式: (Q1x1)…(Qnxn)A1∧A2∧A3∧……∧An 其中(Q1x1)…(Qnxn)为前束,代表各种量词的约束关系;Ai(i=1,2,……n)是由原子公式或者原子公式的否定组成的析取项。如: ( x)( y)[(P(x, y)∨~Q(x, y))∧(~P(x, y)∨U(x)∨V(y))∧(Q(x, y)∨~U(y))] 就是一个合取范式。

44,析取范式:
析取范式具有如下的形式: (Q1x1)…(Qnxn)A1∨A2∨A3∨……∨An 其中(Q1x1)…(Qnxn)为前束,代表各种量词的约束关系;Ai(i=1,2,……n)是由原子公式或者原子公式的否定组成的合取项。如: ( x)( y)[(P(x, y)∧~Q(x, y))∨(~P(x, y)∧U(x)∧V(y))∨(Q(x, y)∧~U(y))] 就是一个析取范式。

45,归结:
对于子句C1∨L1和C2∨L2,其中L1、L2是单文字。如果L1与~L2可合一,且s是其合一者,则(C1∨C2)s是其归结式。这一过程称作归结。

46,置换:
通常用有序对的集合s={t1/v1,t2/v2,…,tn/vn}来表示任一置换,置换集的元素ti/vi的含义是表达式中的变量vi处处以项ti来替换,用s对表达式E作置换后的例简记为Es。 一般来说,置换是不可交换的,即两个置换合成的结果与置换使用的次序有关。

47,合一、合一者:
若存在一个置换s使得表达式集{Ei}中每个元素经置换后的例有:E1s=E2s=E3s=…,则称表达式集{Ei}是可合一的,这个置换s称作{Ei}的合一者。

48,归结树(证明树):
将归结过程用树的形式表示出来,称为归结树。归结树又可以称为证明树。

49,修改证明树:
将结论的否定所对应的子句s在归结树中的位置,用重言式s ~s代替s,并参予归结树中所有的置换,所得到的树称为修改证明树。基于归结的问答系统通过修改证明树得到问题回答。

50,合一复合:
设有置换集S,首先根据S构造U1、U2两个表达式,其中U1由置换集S中的所有被置换的变量组成,U2由与U1中的变量所对应的置换项组成。当U1、U2可以合一时,它们的mgu就是该置换集的合一复合。

51,一致置换:
当一个置换集的合一复合存在时,则该置换集称为一致置换。

52,猴子摘香蕉问题:
在天花板上吊有一串香蕉的房间里,有一个可移动的箱子,问一只猴子如何规划自己的行动使得其能摘到香蕉。该问题称为猴子摘香蕉问题。

53,一致解图:
在基于规则的演绎系统中,如果一个解图中所有涉及的置换构成的置换集是一致的,该解图称为一致解图。

54,人工智能语言:
经常用于建立人工智能系统的计算机语言,称为人工智能语言。一般特指LISP语言、PROLOG语言等。

55,梵塔问题:
相传古代某处一庙宇中,有三根立柱,柱子上可套放直径不等的N个圆盘,开始时所有圆盘都放在第一根柱子上,且小盘处在大盘之上,即从下向上直径是递减的。和尚们的任务是把所有圆盘一次一个地搬到另一个柱子上去(不许暂搁地上等),且小盘只许在大盘之上。问和尚们如何搬法最后能完成将所有的盘子都移到第三根柱子上。该问题称为梵塔问题。